上海裝飾行業(yè)協(xié)會官方合作網(wǎng)站
400-118-8580
首頁 > 裝修知識 > 風水常識 > 局部空間風水 > 風水其他局部
從歷史的發(fā)展觀看待建筑風水
發(fā)布時間:2009-05-23 作者:ccy 瀏覽:56

概要: 一切事物都在發(fā)展、變化,建筑風水也不例外。建筑風水可分為有形的建筑(自然觀)和以主要用來指導理念的思想觀(人文觀),其自然觀部分集地理學、生態(tài)學、景觀學、建筑學、美學等于一體,是中國古建筑理論精華;其人文觀部分含有許多不合理的因素,如吉兇、壽夭等應該祛除,同時陰宅也應該堅決祛除。

風水 建筑
    一切事物都在發(fā)展、變化,建筑風水也不例外。建筑風水可分為有形的建筑(自然觀)和以主要用來指導理念的思想觀(人文觀),其自然觀部分集地理學、生態(tài)學、景觀學、建筑學、美學等于一體,是中國古建筑理論精華;其人文觀部分含有許多不合理的因素,如吉兇、壽夭等應該祛除,同時陰宅也應該堅決祛除。批評者以陰宅“氣”的原理為依據(jù),進而推廣批判城市、園林和民居等建筑風水,沒有抓住二者的根本區(qū)別,顯得牽強附會。

    建筑風水是具有我國特色的古建筑;其許多實例有許多已經(jīng)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而展示在世人面前,如明孝陵、故宮、平遙等。世界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所以我們認識應該用發(fā)展的、科學的觀點重新建筑風水。這里需特別強調(diào)的是,我所說的建筑風水是以風水理念為基礎的古都城、城市、園林和民居等建筑,而不是指陰宅。

    談起建筑風水,大家想得最多的肯定是其“迷信”成分,這從古今歷史中可以找出許多否定的,但也有許多肯定的。但無論對與錯,建筑風水在封建王朝之前一直在發(fā)展,這是不爭的事實。

    為什么會這樣?大家看看否定與肯定者的主要觀點就明白了。如下是批評者的主要觀點:

    “風水”是宋代一本托名晉代郭璞的《葬書》中新提出的巫術,其核心內(nèi)容是所謂“氣感而應,鬼福及人”。即認為葬地中的“吉氣”或者“兇氣”可以進入死者的尸骨之中,由于氣類感應的機制,可給其家人帶來福佑或危害。比如將先人遺骸葬在“風水寶地”,子孫便可以升官發(fā)財。這完全是一種幻想出來的巫術迷信

     “風水”中所說的“風”和“水”,指的不是建筑學上的風和水,而是能夠使“吉氣”不散的風,使“吉氣”集聚的水。其地形要求也不是背風向陽、依山傍水,而是所謂“青龍”“白虎”“仰刀”“臥劍”之類的地形。“風水”一直是選擇葬地的巫術,“風水先生”是選擇葬地巫師代名詞?!帮L水”和建筑學完全沒有關系,是一個有特定含義和特定內(nèi)容的巫術概念。因此,我們黨的各種有關文件,與學術界出版有關權威辭書,都把風水認定為迷信。這是完全正確的?!?。從上面可以看出,批評者是以晉代郭璞的《葬書》為理由,而其反對的主要對象是陰宅,而對于以都市、城市、園林和民居等為基礎的建筑風水就顯得蒼白無力,其批判的理由是由此及彼,但是真的能引申嗎?從地下到地上是有根本區(qū)別的,陰宅與建筑風水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

    對陰宅我不想多說,我也持批評態(tài)度;但我對批評者找出的理由無力而感不可理解:其主要是通過地質(zhì)考察得出的觀點,如“我的老師李文達,擅長也喜歡寫科普文章,1948年他在三聯(lián)書店出版過一本小冊子《風水新談》,是用地質(zhì)學的知識去破除風水迷信”,但古人真的那樣認為嗎?顯然不是那樣的,古人最明顯感到的是地磁場/微波的生氣,中國四大發(fā)明的“指南針”,正為其找出方位提供了方便。如果要批評,最好找出古人選擇那樣特點地形的地磁場/微波分布,以及判地磁場/微波大小的生物作用與危害,這樣才有說服力。地磁場/微波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那才是產(chǎn)生永久“生氣”的本源,也就是常說的“神秘之氣”,光憑地質(zhì)學能說明白嗎?

     我們看批評者如何對建筑風水的理解,“建筑住宅也講風水,可以和生存環(huán)境掛上鉤了,但其追求的目的仍是福、祿、壽三星高照,要找的是那種存得住“氣”的場所。帝王的都城、皇宮更要求建在有“王氣”“天子氣”的地方”。

     追求“福、祿、壽”本無可厚非,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也不會住在環(huán)境差的地方。但批評者認為建筑風水之氣就是陰宅的“氣”,那顯然是偷換概念,沒有做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陰宅的彈丸之地和建筑風水的大面積地域,其氣還會是一樣嗎?比如,地質(zhì)之氣在大面積的建筑風水中還起主要作用嗎?顯然是不起很大作用的。而代之而起的是山清水秀、山環(huán)水抱適合人住居的最佳建筑風水,其結果必然體現(xiàn)出支持者的觀點“風水是集地質(zhì)地理學、生態(tài)學、景觀學、建筑學、倫理學、美學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tǒng)性很強的中國古建筑理論之精華”,其氣更主要的是指自然之氣包括“空氣、水氣”和無形之氣包括“溫度場,天空中的電磁場/微波等”等。但反對者仍停留在古老陰宅的“氣”和“福、祿、壽”等理念上批判建筑風水,就顯得力不從心,自然就形成了支持者與反對者的對立,各有各的道理。

    批評者以陰宅的“氣”,經(jīng)過類推而批建筑風水,顯然是站不腳的;其以“福、祿、壽”為目的,陰陽、五行等理念的建筑風水,其產(chǎn)生的許多非合理因素,這才是批判的核心。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建筑風水雖然地域結構特點與陰宅相似,但實際上是本質(zhì)的有別。山清水秀,山環(huán)水抱的地域結構特點是建筑風水的核心,是有形的實體,這就是我稱之為“建筑風水的自然觀”;支持建筑風水的大多學者都是以此為依據(jù)的;這也是古人所謂的“地人合一”的簡單叫法。

    其實與建筑風水的自然觀有關的許多東西是可以用自然科學的原理進行闡釋的,建筑風水學中的許多不可理解的東西如“反弓水/風和兩高樓之間的天斬煞”,經(jīng)江湖風水說的多么可怕,其實就是強風、水的涼氣對人的沖擊。這也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一定濕度、溫度、強度的風對人的健康長期影響如何?有沒有一定的標準,這也是現(xiàn)代家居建筑應該考慮的。

    所以批判者要跟上建筑風水的發(fā)展,不要以不變的“陰宅之氣”來批建筑風水的“氣”;建筑風水的“氣”實際上是批判者類比引出的氣,不是建筑風水所特別強調(diào)的。如果批判者應要把二者說到一起,那承認二者有共同點,即我認為的“空氣、水氣”等自然之氣和“溫度場,天空中的電磁場/微波等”等無形之氣,因為它們在空間和地下都一定程度存在,難道還有什么另外之氣?

    建筑風水的發(fā)展更注重的是山形與水的大小、分布等,“山管人丁、水管財”是其主要的設計理念,這可以許多書中找到答案,其理念是以易經(jīng)的陰陽、五行和先天/后天八卦等為基礎的。這個時期,由于引入了時間觀念即“風水輪流轉”,使建筑風水從空間概念轉變?yōu)榭臻g、時間等概念而更加完善。這方面的情況較為復雜,限于篇幅不在這里展開談論。

   所以,風水的概念雖然由陰宅引入,但與發(fā)展中的建筑風水的“風水”概念是本質(zhì)不同的。陰宅“風水”重“氣”,建筑“風水”重“人丁與財即人員興旺與財源滾滾。所以,批評者以批陰宅的方法和理論來批建筑風水,往往沒有抓住要害,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論。

   正如“把古老的生氣比喻為中國發(fā)明的**”,以**為基礎發(fā)展了“槍炮、火箭”;建筑風水的發(fā)展也一樣,雖然經(jīng)過“生氣**”的發(fā)展過程,但經(jīng)過唐宋,建筑風水就如“槍炮”一樣從本質(zhì)上經(jīng)歷了大發(fā)展;以至于其后來和早期的概念有根本區(qū)別的“火箭”式發(fā)展。如果要找出其迷信成分,此時不是從**里找而是要從火箭里找,雖然火箭里含有**,這樣才能抓住本質(zhì)。但陰宅風水確實變化不大,只不過**的成分、強度變化罷了。

    所以,批評者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精通易經(jīng)、古建筑、地理、環(huán)境、物理、化學等才可能把建筑風水根本上批倒,才能象批“陰宅風水”那樣批臭,才能把中國古建筑風水理念批下去,重振西方的科學建筑。其實,批建筑風水再怎么厲害,至多是把其人文觀批倒,建筑風水的自然觀部分大部分都成文化保護遺產(chǎn)了;總不會象八國聯(lián)軍一把火把圓明園燒掉那樣把建筑風水的自然觀部分也燒了吧。

    如果進一步思考,科學的定義是什么時候才有的?建筑風水的自然觀部分很大程度和現(xiàn)代科學相符合,這在我的“建筑風水與現(xiàn)代科學”中有簡單的闡述;建筑風水的人文觀部分是其設計的理念和魂魄,總不能苛求古人和現(xiàn)代人一樣,且古人和我們現(xiàn)代建筑的出發(fā)點是不同的,即追求的目標是不一樣的,現(xiàn)代人更多的是滿足居住,而古人在滿足居住的同時還要人丁與財源興旺,所以古建筑風水才有自己的特色、對山、水有特殊的要求,才顯得那么復雜。

    綜上所述,建筑風水廣義上可分為有形的建筑(稱之自然觀)和以主要指導理念的思想觀(稱之人文觀)?,F(xiàn)代建筑也不例外的分為自然觀和人文觀兩個部分,只不過其人文觀主要是以科學理念為基礎,考慮更多的是客觀需要;建筑風水自然觀和人文觀考慮的更多是人的需求,所以二者的出發(fā)點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