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裝飾行業(yè)協(xié)會官方合作網(wǎng)站
400-118-8580
首頁 > 裝修知識 > 裝修設計 > 裝修話題 > 行業(yè)聚焦
藝術與飯碗問題
發(fā)布時間:2009-02-24 作者:ccy 瀏覽:37

概要: 藝術和飯碗,好像是沒啥關系的兩個東西,非要扯上關系,似乎也只能是對比與反差??偟膩碚f,藝術很陽春白雪,很形而上,而飯碗問題則相當下里巴人,相當形而下。這兩者之間,難道還有什么剪不斷、理還亂的其它關系嗎。答案當然不會那么簡單。做了兩年《文化遺產(chǎn)》版的編輯,采訪過不少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人,編輯了不少記者們發(fā)來的稿件,尤其深刻地體會到了個中的復雜情味。

    藝術和飯碗,好像是沒啥關系的兩個東西,非要扯上關系,似乎也只能是對比與反差。總的來說,藝術很陽春白雪,很形而上,而飯碗問題則相當下里巴人,相當形而下。這兩者之間,難道還有什么剪不斷、理還亂的其它關系嗎?

    答案當然不會那么簡單。做了兩年《文化遺產(chǎn)》版的編輯,采訪過不少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的傳人,編輯了不少記者們發(fā)來的稿件,尤其深刻地體會到了個中的復雜情味。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今天在普通人們的心中,是以一種審美的面目出現(xiàn)的,所謂“藝術”是也;然而,對于身處其間的非遺傳人來說,這些藝術更多地卻是飯碗問題。從飯碗到藝術,從藝術到飯碗,這是許多身負絕藝的“傳人”們命運中糾纏不清的兩條主線。

    京劇美不美?美?!栋酝鮿e姬》這部電影是講京劇故事的,張國榮演的那個角色程蝶衣,怎么進入梨園行的?被他媽送進去的,要知道這可不是為了演繹京劇之美而獻身藝術,而是迫于生計、不得不為之。當然,這一“逼”,也逼出了藝術的鮮花,此后程蝶衣唱出了名堂,成了一代名伶,一不小心真的代表了京劇藝術的精美絕倫,那是后話。這大概算是典型的“從飯碗到藝術”。

    豫劇美不美?美。《雞犬不寧》這部電影是講豫劇故事的,幾位主人公不幸在一個小縣城的豫劇團工作,又適逢許多傳統(tǒng)劇種在當代中國的式微,于是“迫于生計”,只好紛紛轉(zhuǎn)型,比如端起唱豫劇的嗓子跑到音樂茶座里去唱流行歌、騎著自行車倒賣小貓小狗之類,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都是“迫于生計”,結果不一樣,路子也不一樣,這大概算是比較典型的“從藝術到飯碗”。

    歷史閃回,我們來到唐代。玄宗時期的著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七弦琴大師董庭蘭由于七弦琴這手絕活兒懂的人太少了,沒什么人賞識,工作不太好找。好朋友高適就送他幾首詩,里面有千古流傳的名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實高適這個話,基本上是給董大壯膽打氣用的?!秳e董大》第二首中還有一句:“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高適當時估計也不太得志,連頓飯錢都很頭大,恐怕心里想的是董大的前程路上,除了知己,最好還要有飯碗才好。不過,董大知名度高,即使了解七弦琴的人不多,只要還有附庸風雅的達官貴人青睞,謀個職業(yè)還是不成問題的。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人”們的就業(yè)真正成了一個問題,還是在現(xiàn)代文明到來之后。老舍先生有篇很短的小說《斷魂槍》,說到了這個事情?!拔寤嗷陿尅钡膫魅松匙育?,是靠走鏢討生活的人,他的絕活兒和飯碗本來是一回事兒,沒有神槍絕藝,他的走鏢生涯就不會取得巨大成功;沒有走鏢生計,他的神槍絕藝也就沒有發(fā)揚光大的必要(至少在他自己看來是如此)。但是,他生不逢時,走鏢護院的都用上了快慢機,“五虎斷魂槍”遭遇了“火槍”的時代,毫無用武之地。面對這種巨大的無奈,他只能“用手指慢慢摸著冰涼的槍身”,“微笑里甩出斬釘截鐵的四個字‘不傳不傳’”。

    不傳不傳。這是個象征。中國有很多絕活兒的失傳,其實是主動地不傳。為什么不傳?道理不太一樣。早前是因為要傳男不傳女傳內(nèi)不傳外,目的是保護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核心內(nèi)容還是怕人家把功夫?qū)W了去之后和自己搶生意,這也導致了很多傳統(tǒng)絕活兒命懸一線,全靠那少數(shù)幾個傳人的運氣和悟性,一茬不如一茬的情況很多;后來這個問題漸漸沒有了,因為大家遭遇了沙子龍的困境,手里的功夫傳下去沒用,所以“不傳不傳”了,對應的卻也是人們的“不學不學”——既然這功夫、這藝術、這絕活兒和飯碗沒啥關系,學來又有何用呢?他們在心里說。

    因此,我們還是回到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何保護的問題上來,最近學界提出一個很好的命題是所謂“生產(chǎn)性方式的保護”,在我看來,通俗的說法應該是,欲保護非遺的藝術,先尊重非遺的飯碗。如何保護,且慢評說,至少,讓人們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概念,從藝術擴大到了“飯碗”,擴大到了社會生活和生產(chǎn)的實踐領域,這就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升華。(楊凱)